一、“了”的几种用法
不少学习者都觉得“了”的用法比较难掌握,其实,汉语的“了”在句子中要有下面几种用法,把他们理解后,就比较正确的运用。
1、表示已经发生的情况
“了”常常用在句末,说的是已经发生的情况
从语法上说,“了”是语气助词,但它所表示的却是动作的时间:
他进城了/我去商店了/昨天我们去长城了。
应该注意到是,用“了”的时候,句子中动词的宾语前一般不能加数量词做定语,否则句子没有完,语义不清楚:
我买本子了。——我已经买了一个本子,还要买两个本子。
我看电影了。——我已经看一场电影了,还想看第二场电影。
在有“来、去、到“等组成的连动句中,”了“应该放在第二个动词或句子之后:他去上海出差了/他来北京学了几个月汉语/他们到长城游览去了。
还应该特别注意到是,在否定句里,动词前应该用“没”,而“了”则不能再出现了:我没进城/他没去商店/昨天我们没去长城/我还没吃完饭。
2、表示动作的结束
“了”一般用在动词后面,动词常常有宾语,而且宾语前应该有数量词与或其他成分做定语:小王买了一本书/小张照了一张相/我们刚才看了一场电影。
表示否定时动词前加“没”,同样不需要再出现“了”,而且宾语前的数量词等也不能出现:我没买书/他没照相/他们刚才没看电影/她没吃苹果。
在肯定句中,“了”后的宾语如果没有定语,句子就没有结束,应该在宾语后再加上其他动词性词语,构成连续的两个动作,而且这两个动作都有可能在将来完成:我们下课了就回家/他吃了饭就去上课/咱们吗了东西就去看朋友。
这样的句子句末有了“了”时,句子的两个动作则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,因为句末的“了”决定了全局动作发生的时间:他下课了就回家了/我吃了饭就去上课了/我们买了东西就去看朋友了。
如果在表示动作结束的句子后再加上了一个“了”,则表示居中所说的事情是从过去的时间持续到现在,并且还要继续下去:
我吃了一个面包了。(我还想吃第二个面包)
我已经学了两年汉语了。(他还在学习汉语)
3、表示已经发生的变化
这个“了“是语气词,表示的是情况的变化,应该放在句末。要注意到是,否定句里仍可以用”了“:
雨停了/不刮风了/他不去长城了/我没有钱了。
表示动作的可能
“了“的另一个发音是”liao”, 表示动作的可能性或者能否完成:
他去得了/我去不了/他来得了来不了?/你吃得了/这么多东西我一个人拿不了。
二、“过“的几种用法
动态助词“过”强调动作曾经发生,既过去的经历。此外,“过”还有其他的用法。
1、表示过去的经历
“过“表示曾经发生,因此,即使句子中没有具体的时间词,也不会影响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。如果有时间词,则应该比较模糊或者是比较宽泛的时间词。如“以前”、“曾经“、”几年前“、及”过去“、”上星期“等,而不应该是很具体的某一个时间词语,如”昨天“、“上星期一”等。与“了”最大的区别是,在否定句中,“过”还要保留。
我去过上海/他还没吃过烤鸭/你们看过中国电影吗?/我们以前来过北京/我妈妈曾经到过上海。
与“了”相同的是,在连动句中,“过”也应该用在第二个动词或整个句子之后:
他去年到海南旅游过/我曾经来北京进修过汉语/我们去桂林玩过两次。
2、表示动作的实现
“过”的这种用法字面上与表示经历的用法完全一样,但它表示的却是动作的完成,句末常常加“了”,一般用在对话当中:早饭我吃过了/我刚刚听过这个音乐了。
3、表示具体的动作
“过”还可以表示“生活”、“度过”、“庆祝”、“经过”等具体的动作,也可以表示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:
我和大家一起过春节/你们要好好过日子/今天咱们给他过生日/咱们赶快过河吧。
4、表示超过了限度
汉语口语中“过”还有“过分、超过”的意思,这个“过”在句子中既可以做补语。也可以直接做动词谓语。
三、两者区别
“了”和“过”用法很相似,能用“过”的动词后,很多都能用“了”替换而句意大致相同。如:“吃了(过)苦头就明白了。”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,应注意分辨,以提高用语的准确性。试比较:
我们游览了长城。(“游览”的动作已实现)
我们游览过长城。(以往有“游览”的经历)
他去了北京。(暗示现在“去”的,“去”的动作已实现,着眼点是现在)
他去过北京。(暗示不是现在“去”的,着眼点是过去)
他当了班长。(暗示现在成为班长,着眼点是现在)
Comments (0)